ENGLISH 单位邮箱入口
综合信息

zonghexinxi

林草经验丨文山州五措施构建极小种群植物家园

发布时间:2023-12-12 发布人: 浏览次数: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北回归线横穿而过,丰富多样的小气候为各类野生植物提供了生存条件,毛枝五针松、华盖木、小萼柿、长蕊木兰、富宁金花茶、兜兰等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文山州林业和草原局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积极探索极小种群拯救保护路径,接续实施极小种群采集、保护、引种、繁育、回归自然等措施,文山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初显成效。


11.jpg

亮叶木兰


定“方向”,保护极小种群植物

目前,文山州已记录的野生植物种类共有332科948属4504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60种,约占全省的42%;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记载的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濒危植物42科46属74种,种数占国家保护名录的20.10%,占云南省的47%;国家级保护树种21科31属34种,占中国保护树种总数25%;已记载的兰科植物超过500种。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生存繁殖能力较低,分布较散,部分植物面临消亡的危险。多年来,文山州积极争取国家和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支持,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建设方案》《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2021—2030)》。与文山市人民政府协商,拟规划建设文山植物园,规划总面积3412.20亩,分为珍稀植物收集区(含极小种群专类园)、林草产业树种和草种收集区、林下种植收集区、竹类收集区、兰科植物收集区、科普展览馆、种子园建设区以及中心服务区等11个功能区,力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将文山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下来、呈现出来。


12.jpg


抓“项目”,保护极小种群植物

文山州林草局结合现阶段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方向,将专类园建设作为极小种群保护主要抓手,2021年、2022年申报了《(滇东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专类园建设》项目并获批实施,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发挥国有林场自身优势,积极申报防火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实施专类园工具房建设、灌溉设施建设、苗床建设、苗木培育大棚建设、园区道路建设等项目,为开展极小种群、珍稀濒危及文山特有乡土树种集中保存、展示提供保障。结合实施的专类园建设、滇东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和种质资源收集等项目,不断收集特有、珍稀濒危等植物种质资源,加大收集、扩繁力度。培育文山州特有、珍稀濒危及乡土树种毛枝五针松、水松、长果柯、华盖木、西畴青冈、德保苏铁、云南金花茶、富宁金花茶、滇南风吹楠、伯乐树、蒜头果等苗木6万余株,收集保存国家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及特有植物200余种。目前,专类园已完成110亩建设任务,定植不同树种小区60个,按照近自然模式定植极小种群、珍稀濒危及文山特有树种,各树种按300至500平方米设置保护小区。


13.jpg


强“合作”,保护极小种群植物

文山州人民政府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签订院地战略合作协议。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多分布在各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内,为有效推进极小种群项目实施,在编制项目申报书时,文山州林草局组织各县(市)林草局,各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林草研究所组成联合项目组,以省林科院重点实验室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整合各方力量实施项目,形成上有部门领导,下有地方负责组织管理的运行机制,为极小种群调查、采集和繁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已和省林科院合作实施《滇东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和种质资源调查采集》《五味子种质资源收集圃》等项目,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针对中国南部热带和跨境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成共识并签署《中国龙脑香科植物保护倡议》。


14.jpg

文山兜兰


重“方式”,保护极小种群植物

组建文山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团队,开展林草种质资源调查、采集及保护工作培训2期,培训90人次,开展项目目标物种生境调查、定位和部分项目目标物种种子采集,收集保存各类植物200余种。在开展调查过程中,不断发现物种新分布点,全州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加强重点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将天然华盖木、毛枝五针松等分布地划入文山国家级保护区实施保护,建立了水松、西畴青冈等6个原生境保护小区,文山州90%以上的濒危植物得到保护。完成水松、伯乐树、德保苏铁、富宁金花茶、云南金花茶、亮叶木莲、卵果木莲、古林箐秋海棠等珍稀濒危、极小种群植物的回归、近地(或迁地)保护工作,回归、近地(或迁地)保护植物均选择在保护区内开展定植,珍稀濒危、极小种群物种野外种群数量不断扩大。


15.jpg

蒜头果


促“开发”,利用极小种群植物

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有不少像蒜头果、华盖木、云南金花茶、水松等具有药用或观赏价值的物种,这些物种资源犹如潜在的“绿色金矿”,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其中,蒜头果富含“神经酸”,具有辅助人类神经吸收营养和修复的功效,2012年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重点保护对象。近年来,广南县依托省科院油茶研究所技术等优势,强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蒜头果研究开发中心,系统开展蒜头果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通过多年技术攻关,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利用的链条,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如今,蒜头果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现年可量化培育蒜头果苗木200万株,蒜头果在广南实施回归种植2.40万余亩。同时,还组建成立了蒜头果产业联合总社,开展“育种、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深加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98.20%高纯神经酸的工厂化生产。蒜头果不仅摆脱了濒危状态,还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来源:森林云南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蓝桉路2号电话: 0871-65150418
Copyright(C)2017-202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备案号:滇ICP备14002083号icp.png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458号